臺灣推動「五加二」之智慧機械工業立異計畫,為相應該計畫,嘉聯益科技、聯策科技及柏彌蘭金屬化等公司結合工研院與資策會之研發能量,透過
臺灣經濟部工業局「智慧製造立異效能化計畫」的整合及推動下,樹立「卷軸式微細線寬雙層軟板智慧製造技術」研發聯盟,針對軟板製造新技術及
其智慧化模組進行整合開發,打造具有跨公司零元件出產品質即時回饋、動態參數智慧調整、人工智慧化良率分析模組及出產閱歷暨資訊圖表視覺化
之高附加價值軟板出產線,以技術搶先堅持臺灣軟板工業比賽力。
據臺灣電路板協會核算,2016年臺灣軟板產值已達39.5億美金,以市占率38%居全球之冠。工研院IEK預估,全球於2017年產值可達126億美元
,2018年更可持續成長至130億美元,臺灣將持續扮演重要供應鏈人物。臺灣軟板工業要在未來持續搶先,必定要在出產辦法上進行立異及打破,包
含:新制程技術樹立、建構智慧工業供應鏈及雲端運算途徑等,讓出產進程更為快速、產品更具高附加價值、人力運用更為彈性及產品品質更簡略掌
握等,抵達工業優化並引領臺灣工業的轉型及晉級。
臺灣經濟部工業局林俊美組長指出,臺灣從2016年開始,生動推動智慧機械政策,PCB是臺灣的要害工業,此次軟板智慧製造聯盟之樹立,透
過工研院與資策會偕同TPCA協會整合臺灣地區工業鏈的上中下遊資源,以集體戰辦法,跋涉比賽力、強化工業資源效益的辦法,一步一步地推動工業
銜接成形,加速臺灣電路板工業朝智慧化與高值化翻開。
臺灣電路板協會吳永輝理事長則標明,臺灣的PCB工業翻開恰當早,廠商在制程技術的投入也恰當生動。為了促進工業晉級,臺灣電路板協會
在2017年所擬定之臺灣電路板工業白皮書中說到,2020年臺灣電路板工業鏈產值要應戰兆元,新的製造辦法要融入智慧化及綠色化技術為必要手法。
本研發聯盟的樹立是工業鏈晉級及轉型的重要要害,透過智慧製造技術讓工業供應鏈的設備可串聯再一起,同享互相資源,讓出產可因應終端產品商
需求更為彈性、更為快速。
工研院機械所胡竹生所長標明,工研院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與工業並肩作戰!現行智動化一直是PCB工業翻開未來重要議題,設備聯網的通訊協
定的不一致,是首要急需處理的問題。因此聯盟透過與工研院具有的「半導體業通訊規範(SECS/GEM)」及「國家級公版聯網效能途徑(NIP, National
IIoT PaaS)」等專利與技術授權,結合資通訊與智慧機械的「軟硬整合」技術,來改進全體制程的功率及彈性。參與智慧製造的產線能下降不良率清
掃時間50%以上;並減少人工分析產品良率時間約30%,將處理業者人力不足、過度仰賴外勞問題。
事實上,因應全球消費商場關於電子產品的需求改動,印刷電路板工業面臨將正本規範規範許多出產的辦法,逐漸轉化成為少量多樣或多量多
樣的特徵化出產辦法。在面臨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電路板廠商的比賽,將透過「高值化」及「智動化」促進工業體質再造,成為臺灣PCB工業面臨
的重要課題。期盼藉由「卷軸式微細線寬雙層軟板智慧製造技術」聯盟場域試煉,可望打破日本廠商獨佔技術並跋涉門檻,產品適用高階軟板與高頻
通訊產品,可為臺灣廠商在5G商場搶得先機,未來每年可發明22.8億元台幣以上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