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碩電路關於PCB工程製作MI培訓內容

一、Aperture的核對方法。

二、分孔圖。

三、週邊圖。

四、拼圖。

五、MI第一頁。

六、MI第二頁。

七、流程圖& 參數控制要求。

八、內層板製作訓示。

出MI的兩條原則:

1、客戶所有資料的內容都必須檢查,不能漏。

2、MI上所寫的第一項都要有可靠的根據。

培訓目標:

三個月內必須能獨立發出一份new gerber.

Apertuer的核對方法。

A、CAD/CAM資料的檢查:

每份新資料(New gerber)CAD/CAM房都會列印出一份CAD/CAM資料,MI須核對解壓後的每個檔案是否都能找到相關資料(如菲林、圖紙、紙菲林、列印資料、網絡檔案)與其對應,若某個檔案未找到對應資料,須找CAD/CAM房列印或在網上查。

以上有檔案對應的資料為客戶原裝資料,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資料是CAD/CAM房通過genesis轉化客戶資料得來的,如Aperture入數,分孔資料(含鑽孔菲林、優化鑽孔資料等),此類資料沒有檔案名對應。

B、Aperture的核對:

Aperture:Gerber資料由兩部分組成:骨架和Aperture list,骨架只給出圖形的整體架構,每一部分圖形的大小和形狀則由Aperture list中的D-CODE給出。

Aperture list(即光圈錶)由D-CODE組成,D-CODE包含內容有:大小、形狀、(圓形R、方形S等)、方向(X、Y方向、角度等)。 Aperturer的形狀參見圖一~圖四。

Aperture list有三種給出方法:全自動入數、半自動入數、手動入數。

全自動入數:Aperture的全部資訊及導入方法在gerber中均已定義好,讀入gerber時,骨架和aperture會自動搭配好,此種入數一般為RS274格式,CAD/CAM房會在aperture中注明,Mi組不用核對aperture.但必須仔細檢查菲林是否有不正常的地方及是否有APERTURE SIZE為0MIL、1MIL、 2MIL的情况(要通過viewmate找出出現在哪層的哪個地方); 以及圓弧角度問題。

半自動入數:APERURE的全部資訊已按照規範定義好,但讀入GERBER時,導入方法須人工介定,如*.PHO格式。 此咱APERTURE須MI組核對。 防止定義錯及張冠李戴的情况。

手動入數:APERTURE的全部資訊都須CAD/CAM房手動輸入。 此種APERTURE也須MI組核對。

核對APERTURE即檢查客戶提供的D-CODE與CAD/CAM房入的D-CODE的大小、形狀、方向是否一致。

注意:

1)檢查APERRURE上的檔名和FILE SIZE與NPD與郵件上的要一致,有問題提出來問有經驗的工程師。

2)對CADCAM房在APERTURE首頁寫的字“僅供參考、打不開”等,一定要在電腦上看一下檔案內容(不能隨便放過),由組長或有經驗的工程師判斷一下,再决定問客。

3)對APERTURE裏的檔案內容要看懂,看明白(不可只看檔名),有好多資訊都在裡面,如孔的大小、孔的性質。 WKK的8561、12597、12578等在圖紙上說明取消一些D-CODE。 核對時要找到該D-CODE對應位置並在MI上要指出取消內容,或讓CAD/CAM重新做正確菲林。

4)檢查菲林的異常現象。 要檢查客戶設計有沒有超能力。 對异常時,要先看CAD/CAM做的READJOB是否正確。 經CAM房首長簽名沒錯時再問客。

5)有網絡檔案時要求CAM房做網絡檢查,網絡檔案有問題時通知客戶重上。

6)有正負疊加層時,要通知CAM房做優化處理。

7)注意surface pologon(多意線)的情况,16738

C、鑽孔的檢查:

客戶上的鑽層資料經過CAD/CAM房處理後會產生鑽層報告、鑽層菲林(即圓點菲林)、分孔菲林(即HOLE菲林)。 在PACKAGE裡面,鑽層菲林有兩張,一張是原裝(通常與客戶原始檔名相同),另一張是優化後的菲林(通常為原裝鑽帶名後+opt)。

鑽孔的檢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疊孔、相交孔、近距離孔;

CAD/CAM房的鑽層報告顯示有疊孔(duplicate hole)、相交孔(touching hole)、近距離孔(close hole),若鑽層中出現以上三種情况,還會附上警告錶(alarm)。

疊孔:兩孔中心在同一個位置(兩孔孔徑相同時)或一個孔包含在另一個孔之內(兩孔孔徑不同時)。 若兩孔是同一咱也,CAD/CAM房會自動將0中的一個取消,即優化。 若兩孔不是同一種孔,但孔性質(PTH或NPTH)是相同的,通常將較小的孔取消,若兩孔的孔性質不同,則需問客。

相交孔:指兩個孔之間交叉,此種情況通常需要在相交的尖角比特加鑽0.6mm(鑽嘴直徑)的孔以去除尖比特,具體方法如下:

1、相交弦長大於0.3mm時,兩個須角各鑽一個孔,鑽孔中心在相交弦上;

2、相交弦長小於0.3mm時,兩個尖角連線中心鑽一個孔;

3、0.6mm的孔鑽進尖負比特5到6mil;

4、若兩孔中心很近,須負比特小於5mil時,不用加鑽孔。

加鑽孔的原因:

1、防止尖角比特刺破D/F導致不能封孔;

2、去除毛刺,避免孔內雜物影響外觀(FR-4料時)。

警告錶:顯示出現以上三種情况的孔資訊,包含座標、孔徑、孔中心距等。

也座標的用法:用Viewmate打開鑽層後,直接按“X”後輸入X座標,再按“Y”後輸入Y座標,即得到疊孔等出現的位置。 (注意不要重新定零點,因為CAD/CAM房已定好零點)。

(2)分孔圖(Drill drawing)與鑽層(Drill layer)是否一致:

注意檢查四個方面:孔徑、孔數、孔類型(PTH或NPTH)、孔位置。

分孔圖:孔符號只示意大致位置,分了孔圖上一般附有分孔錶,分孔錶中包含的內容一般有:孔徑、孔數、孔類型(PTH或NPTH)、孔徑公差。

鑽層:一般包括兩個部分:孔座標(如*.DRL、*.TXT檔案)和鑽孔報告,鑽孔報告中一般飲食的內容有:孔徑、孔數、孔類型。

(3)孔徑大小和公差:

我廠鑽嘴(Drill bit)範圍為:最小0.25mm,最大6.55mm。 若有此範圍之外的鑽孔,太小時需考慮用雷射鑽孔(Laser drill),雷射鑽孔直徑為0.1~0.25mm,縱橫比0.75:1,內外層ring做5mil。 太大時需考慮鑼孔(孔徑公差大於+/-0.1mm時)或擴孔或二次鑼孔(孔徑公差小於+/-0.1mm時)。 注意檢查孔徑公差是否可以做到,做不到時需問客。

(4)擴孔和二次鑼孔:

擴孔:指用較小的鑽嘴沿著孔壁一周將大鑽出(通常用4.0mm鑽嘴),由於要鑽的次數極多,囙此成本很高。

二次鑼孔:指用鑼刀先鑼出一個較小的孔,再將成品孔鑼出。 成本比擴孔低很多,但比一次鑼出要貴。

雖然擴孔和二次鑼孔可將孔徑公差控制在+/-0.05mm,但為了節約成本,需儘量問客將大孔孔徑公差放鬆到+/-0.1mm。

二、分孔圖的製作:

分孔圖包括兩部分:圖紙和分孔錶。

圖紙部分需注意以下內容:

1、單元參攷孔和MI DATUM必須是首鑽孔(即首鑽帶內的孔)。

首鑽帶:開料後(雙面板)或壓板後做外層前(多層板)第一次鑽孔所用的鑽帶。

2、必須標單元參攷孔和MI DATUM的孔對邊值。

3、若客戶提供的鑽層為單元形式,而又須以成品(Up panel)形式交貨,則成品圖上需標注所有單元參攷孔相對MI DATUMR的座標。

4、必須標注拼向。

5、鑽SLOT必須標注座標。

6、加鑽孔必須標注座標。

7、若有大孔需鑼出,需標注鑼孔中心座標。

8、有多條鑽帶時,單元參攷孔和MI DATUM必須選首鑽帶內的鑽孔(不可是SLOT或鑼孔); 其餘鑽帶必須標注每條鑽帶內的一個孔相對單元參攷孔或MI DATUM的座標。

9、不可出現多種不同的孔使用同一種孔符號(不在同一條鑽帶內的孔,即使其他方面都相同,也算不同的孔)。

10、分孔圖上標注的孔座標和鑽層不一致時,需注明是“按鑽層做”還是“以X孔為基準按圖紙標數調整孔座標”,若圖紙上孔座標與鑽層內孔座標不一致,客戶要求按鑽層做時,MI上不要保留該類座標,以免引起CAD/CAM房、打帶房誤會。

三、週邊圖

A、週邊圖的檢查:

1、標數是否齊全(含孔對邊值);

2、標數之間是否衝突。

3、圖紙標數和CAD週邊是否一致;

4、是否有部分週邊難以製作,如:鑼坑太窄、內角半徑太小(最小鑼刀為0.8mm)、金手指斜邊落刀比特不够、V-CUT跳刀比特不够等;

5、週邊公差是否可以做到;

6、成品形式交貨時,是否可以確定單元對成品的拼向;

7、是否有合適的管比特孔;

管比特孔的選擇:

1)最小管比特釘為0.95mm,管比特孔為NPTH時,管比特釘需比管比特孔鑽嘴小0.05mm(重鑽孔鑽嘴需比重鑽檢測管比特釘大0.2mm以上); 管比特孔為PTH時,管比特釘需比管比特孔成品孔徑小0.05mm。

2)最少需有兩個管比特孔(其中一個可以為SLOT,但SLOT的長軸方向需在孔中心和SLOT中心的連線上。

3)管比特孔需晝選擇位於板角的NPTH(呈最大三角形排布);

4)管比特孔必須是首鑽孔;

5)儘量避免選用對稱的管比特孔; (若NPTH做管比特會對稱時,可選一個PTH作方向管比特,大小為比成品孔徑小0.2mm);

6)有重鑽時,需選取其中的一個孔做管比特孔(作用:防止漏重鑽工序,囙此,此孔名為重鑽檢測孔),若單元內的所有重鑽孔均小於1.0mm,則需在生產PNL(即PANEL)板邊加一個3.175mm的重鑽孔;

7)成品形式交貨時,若單元內沒有合適的管比特孔,需在折斷邊加鑽管比特孔,(一般為3個)

若單元內線路較複雜,為節約積架(Fixture)成本,需加鑽更多管比特孔,注意每套管比特孔相對成品內的單元位置需保持一致。

B、週邊圖的製作:

1、週邊標數必須齊全,但儘量不要多標數以免彼此衝突;

2、週邊圖紙儘量使用客戶原裝圖紙,儘量不要重新畫圖(因為客戶是按他所提供的週邊圖檢查週邊的;另外,若重新畫圖,會浪費較多時間);

3、成品交貨時,需標注單元在成品內的拼向和單元參攷孔相對MI DATUM的座標;

4、有內角時須標注內角半徑。 (BR比特內角無要求時,MI注明:(BR比特內角不作要求);

四、拼圖:

A、開料:

1)板料開料:由於板較商提供給我們的是大料,而大料尺寸太大,不適於在生產線上行板,需要將其切成生產線上便於操作操作的尺寸(生產PNL尺寸),不能太大(一般小於24’’X18’’),也不能太小(太小會影響生產線產能,一般要求雙面板大於2.0平方英尺,多層板大於1.8平方英尺)。

開料時須選擇利用率高的開料方法。

由兩個或以上芯板(CORE)多層板不可開橫直料。

多層板開料需留0.1’’的間距。

鋁基板開料尺寸固定為12’’X18”。

2)PP開料:多層板需進行PP開料,PP的寬度為49.5’’,成卷使用。

PP的開料要求比對應的板料尺寸大0.2’’(含長邊和短邊),且橫直料方向須與板料開料方向一致。

3)銅箔開料:銅箔和PP一樣,也是成卷使用,其寬度為50’’銅箔的開料尺寸固定為50’’X40’’(與壓板機的鋼板尺寸等大),囙此MI上不用注明銅箔的開料方法。

B、生產PNL要求:

1)成品間距:4mm(0.16’’)或以上,若生產PNL板邊不够時,可以减小到2.2mm(0.085’’);

2)生產PNL板邊寬度:

雙面板:0.3”以上,但至少需有一短邊大於0.4’’(用於電鍍時夾板);

四層板(不含盲孔板):長邊:0.4’’以上;

短邊:0.45’’以上;

四層盲孔板、六層以上板:長邊:0.7’’以上;

短邊:0.45’’以上;

以上數據均是最小值,板料足够時可以加大(六層板一般加大到0.6’’)。

C、生產PNL內成品拼向:

1)啤板、需綠油前測試之板需對拼,即一半與另一半需背靠背。

2)V-CUT線不對稱之板需同一方向拼板或錯位至V-CUT線在同一條線上,或拉大間距至可以跳刀(8mm以上)。

3)金手指板需兩兩對拼,金手指距生產PNL兩邊均大於8.5’’時需留閘板比特(間距0.25’’).

D、生產PNL板邊TOOLING孔加法;

TOOLING孔要求如下;

1)V-CUT管比特孔:用於V-CUT時定位。

有新、舊兩臺V-CUT機,管比特孔位置要求詳見MEI.

為方便生產,設計時需考慮生產板在兩台機上都可以做,故要求按五圖所示方法加V-CUT管比特孔(板角的孔可以共用TARGER孔)。

2)TARGET孔:用於辨別板的方向,多層板的TARGET孔還是鑽孔管比特孔。

雙面板:TARGET孔位於生產PNL的三個板角,生產PNL上的所有鑽孔要求都位於這三個TARGET孔所形成的矩形方框之內(含成品內的所有鑽孔和其他所有TOOLING孔),這樣做的目的是:鑽孔時只要保證TARGET孔不崩孔,就可以保證生產PNL內的其他所有孔都不會崩孔。 TARGET孔一般設計為距成品邊0.2’’(生產PNL板邊不够0.4’’時,TARGET孔設計為距生產PNL板邊0.15’’)。

多層板:兩個TARGET孔位於短邊的中心線上,另兩個位於短邊中心線兩側,其中在生產PNL板角處,距中心線的距離比另一側一個距中心線的距離大2’’,以上(如七圖所示,A-B>2’’),所有四個孔都要求距成品板邊0.32’’(若板邊不够時,最小可作0.3’’),此距離比雙面板大, 原因是:多層板的TARGET孔是由壓板廠鑽出來的,由於此孔位置須與內層的PATTERN對準,壓板廠在鑽孔前需將外層對應銅皮掏空,此距離若小於0.32’’,成品內的銅皮有可能被掏掉而引起報廢。

正常多層板(非盲孔板)做內層線路時是沒有鑽孔的,壓完板後才鑽孔,為了將鑽孔與內層已做好的圖形對準,需將TARGET孔位置的內層的PATTERN轉化為鑽孔管比特孔,所以,壓板後須將TARGET孔對准內層TARGET PATTERN鑽出。

多層板的三個TARGET孔不放在板角,是為了區分多層板和雙面板。

以上兩種板的TARGET孔距生產PNL板邊均需有0.15’’(min)。

3)拍板對位孔:用於將菲林和板對準。

拍板對位孔一般加於長邊,間距規定為10mm(0.394’’),共8個,注意需將其中一組(共4個孔)錯位以防止上下對稱(參攷Ⅱ圖)。

拍板對位孔一般加在TARGET孔一條線上(最小需距成品板邊0.16’’)。

4)S.S.GH(絲印管比特孔):印綠油、白字、碳油等進定位用。

S.S.GH一般加在TARGET孔一條線上(最小需距成品板邊0.16’’),距中心線0.7’’(偏右或偏下)。

5)重鑽管比特孔:用於重鑽時定位。

重鑽管比特孔一般加在TARGET孔一條線上(最小需距成品板邊0.16’’),距拍板對位孔7mm(0.276’’)。

注意重鑽管比特孔必須首鑽時鑽出,且需為NPTH.

重鑽的原因:PTH處不允許削銅皮,若首鑽將無法封孔。 (重鑽孔處一般有開窗PAD)

特別要求:為防止重匐時甩PAD(即PAD脫落),需掏空重鑽孔處銅皮,大小與鑽嘴等大。

6)測試孔(Test Hole):

雙面板及四層板:共加20個,一般加在TARGET孔一條線上,第一個孔加於長邊板邊偏中心線0.7’’處,孔於孔之間相距0.1’’。 左右各加10個。

六層以上多層板:共加40個,其中20個與雙面板相同,另外20個加於短邊的兩個對角,一般與TARGET條線上。

測試孔孔徑與單元最小PTH相同。

7)沉金掛板孔:

沉金和沉錫時掛板用。

距成品板邊7mm(0.276’’)以上,距中心線2.5’’,中心線兩側各一個。

8)噴錫掛板孔:

垂直噴錫時掛板用。

要求距生產PNL板邊0.1’’到0.4’’,位於噴錫時PNL短邊(閘板的,指閘板後的短邊)中心線上或稍偏,一般用TARGET孔或S.S.GH代替。 當此兩種孔不滿足以上條件時才須加噴錫掛板孔。

9)對準度檢測孔(Registration):

用於檢測內層對位是否準確。

加於短邊的兩個對角,一般與TARGET孔加於一條線上。

10)AOI管比特孔:

內層線路過AOI(Auto Optical Inspection)時定位用。

加於短邊,中心線左側1.0’’,一般與TARGET孔加於一條線上。

11)鉚釘管比特孔:

多層板需用兩張以上板料(CORE)壓合時,需用鉚釘將各層板料固定在一起,以免壓合時各層之間偏移,鉚釘管比特孔用於安放鉚釘。

四、六層板有四個鉚釘管比特孔,八層以上六個。

鉚釘管比特孔距成品板邊需0. 5’’以上,一加於長邊板邊,共二或三排,注意上下兩排的鉚釘管比特孔距生產PNL板邊的距離不可相等(建議錯開1’’左右),否則,壓板時易將板放反,導致內層出錯。 中間一排可放在中心線附近。

12)內層E-T GH需距成品板邊7mm(0.276’’)以上,一般加在與鉚釘管比特孔在同一條線上。

五、MI第一頁

生產型號(P/N)

2、板的特徵

HAL(Hot Air Leveling):熱風整平,即噴錫

Flashgold:亮金(閃金)

Bonding gold:啞金

以上兩種表面處理都屬於電鍍金(Electrolytic gold),但兩者鎳厚不同,銅厚不同。

Chemical gold:Immersion gold(沉金,無電解金)

Electroless gold

G/F(gold finger):金手指

Chemical Tin:Immersiontin):沉錫

ENTEK: OSP: Organic Surface preservative). 我廠用Cu106A

F2:類似ENTEK,只是藥水不同。

Chemical silver:沉銀

3、版本履歷表

根據:填CEC編號

工程更改內容:若改動較少,需詳細說明,改動較多時列明大致內容即可。

六、MI第二頁

一)工具編號:

每款板做板時都有一套生產工具,用於鑽孔、印油、曝光、成型等,生產工具與原裝資料不同,它考慮了補償和生產能力。

1、工具名稱:新板與舊板的型號相同。 新板可以共用舊板,一個型號可共用另一個型號的工具,當一個型號共用另一個型號的工具時,生產工具型號必須寫全。

2、模範可以共用生產板工具,反之則不可。

3、首鑽帶、重鑽帶:用於鑽孔。

4、內層菲林:除盲孔板外均為出負片(銅區為Film上透明區)。 因為內層不用鍍孔銅,D/F後即可做蝕刻。 盲孔板須鍍孔銅,未蓋D/F處鍍銅和保護層,蓋D/F處銅被蝕掉。

5、外層線路菲林:無PTH的(如單面板):出負片。 有PTH的:出正片。

6、板電、圖電電流訓示,用於指導電鍍,內容有:電流大小,電鍍時間、掛板管道等。

7、封孔鋁片:用於綠油塞孔。

8、封孔底板:綠油塞孔須封滿封平,不許藏錫珠時使用。

9、綠油印油菲林:用於曬網,此網用於向板面印綠油。

10、綠油曝光菲林:用於綠油曝光。

11、綠油曝孔菲林:鋁片塞孔時用於給VIA孔曝光。

12、字元菲林:用於曬網,此網用於向板面印白字。

13、蘭膠菲林:用於曬網,此網用於向板面印蘭膠。

14、碳油菲林:用於曬網,此網用於向板面印碳油。

15、蘭膠塞孔鋁片:用於蘭膠塞孔。

16、鑼帶、啤模:用於成型。

17、測試積架:用於電測試。

工具編號十分重要,該改的不改會做錯板,不該改的改了,會浪費人力物力。

二)鑽嘴錶

1、符號:

1)CAD符號:指CAD/CAM房輸入鑽層資料時所做出來的分孔圖(即HOLE層)上的孔符號。

2)圖紙符號:指客戶提供的分孔圖(即DRILL DRAWING)的孔符號。

為方便後工序製作,MI上需將兩種孔符號都標出(若“圖紙符號”對應Gerber film時,可只標圖紙符號)

2、成品孔徑:

客戶要求的成品板上的孔徑,即完成孔徑。 公差範圍亦是客戶要求達到的孔徑偏差範圍。

3、鑽嘴(DRILL BIT):

用於在板上鑽孔,通常使用的鑽嘴直徑在0.25mm到6.55mm之間,使用0.25和0.3mm鑽嘴時需出難點紙給ME跟進。

普通鑽嘴直徑都是0.05mm的整數倍,只有當孔徑公差很嚴時才會使用不能被0.05整除,但可被0.025整除的直徑的鑽嘴。

有PRESS FIT孔的板,孔徑公差一般都很嚴(+/-2mil)。 因為此種孔挿件後是不會焊接的,囙此要求孔與元件脚配合得很緊密,元件脚插進孔後不容易拔下來,但又不可讓元件脚插不進去。

4、電鍍:

此處指孔種類(Hole Type):電鍍孔(PTH:Plated Through Hole)和非電鍍孔(NPTH:Non Plated Through Hole)。

5、成品板數量:

指成品板上孔的數量。

___ Up panel指一個成品上有多少個單元(Unit),如3 Up panel指一個成品上有3個單元。

6、1st鑽:首鑽。

7、2nd鑽:一般指重鑽

若是盲孔板,會有更多條鑽帶。

8、備註:此欄一般標注孔的一些特別要求或性質,如:MI DATUM、GH(Guiding Hole)、PTH SLOT鑽後長度等。

七、流程圖及參數控制要求

1、工序:生產部內各部門是按工序來劃分的,不同的工作由不同的工序來完成,相互之間需一一對應,不可混淆,否則會造成生產線混亂,甚至無法行板。

2、開料局板:

局板:即烤板,其作用是去除板料中的水分,同時使板料的性質更加穩定,使以後的做板過程更加順暢。

板料:

1)FR-4:板料各方面效能均較好,可用於做多層板。

2)CEM-3:板料較脆,不能用於做多層板,但板料價格較低。

3)含銅、不含銅:指板料厚度是否包含銅箔厚度。

4)銅厚:指板料的的銅箔厚度。

5)OZ:盎司(Ounce),本為重量組織,線上路板行業,指每平方英尺上的銅箔重量。 例如:1OZ指每平方英尺上的銅箔重量為1OZ,相當於銅箔厚35um,

6)來料尺寸:指多層板壓板後,壓板廠鑼邊後的尺寸。 若是雙面板,則改為“開料尺寸”,即雙面板的生產PNL尺寸。

7)打字嘜:指在生產PNL板邊打上生產型號以防止混板。

3、除膠

板材的表面一般都有膠漬,蝕刻(Etch)時會起到封锁蝕刻的作用,線隙小時可能因為膠漬處的銅沒有蝕掉而引起短路。

為避免此問題,以下兩種情况要求除膠:

1)成品線隙小於等於4mil。

2)六層以上多層板(此種板由於成本高,需晝避免報廢)

4、削銅皮

即採用“過微蝕”或“粗磨”的辦法將底銅削薄。 底銅為H OZ時,“D/F”到“蝕刻後”線粗變化小於1.4mil的板,需要削銅皮。 (若用1/3OZ底銅,則不需削銅皮)

過微蝕:用蝕刻液將底銅蝕薄。 板厚小於30mil(含銅)時使用。 (MI須注明:外發壓板廠製作)

粗磨:用粗磨機將底銅磨薄。 板厚大於30mil(含銅)時使用。

板厚小於30mil時,粗磨會使板料拉長,後工序做板時可能會收縮,難以控制品質,所以不能粗磨,只能過微蝕。 注意微蝕生產線在壓板廠,若是多層板(含盲孔板)壓板後須過微蝕,注意將過微蝕流程改到壓板流程圖處。

板厚大於30mil時,板料拉長較小,可以粗磨。 (也可過微蝕,但微蝕生產線在壓板廠,若過微蝕會較麻煩,所以一般做粗磨。

5、首鑽孔

摔管比特釘(僅用於雙面板):鑽孔前用釘子將板固定在鑽機上,即摔釘。 摔釘一般摔在生產PNL短邊,只有當短邊不够0.3’’時才會摔在生產PNL長邊(兩邊都足够寬時MI上不用指明)

6、鑼沉銅SLOT

沉銅SLOT較長、較多,且公差較大(大於等於+/-5mil)時,沉銅SLOT在鑽孔後鑼出。

7、QC(Quality Checking):

每一道工序後都有QC檢查,避免問題流到下工序。

8、沉孔(Countersink Hole埋頭孔)

指孔的一段或全部為錐形的孔,此種孔一般用於與螺絲釘搭配,螺絲釘安到板上後螺絲釘帽不會凸出板面。

由於錐形部分,所以鑽孔只能鑽一塊一疊。 (普通鑽孔可以鑽多塊一疊)

9、沉銅:

板料上鑽孔後,由於孔壁為不導電的物質(玻璃布、環氧樹脂等),不能直接在孔壁上鍍銅,必須在銅前用化學方法使孔壁沉上一層銅,即沉銅。

10、板電;

即板面電鍍(Panel plating):由於沉銅後孔壁上的銅非常薄,D/F前需要將它加厚以防止脫落。

板電時孔內和板面的銅均會加厚,而且比較均勻。

板面電鍍電流訓示:

普通板選“無,電鍍1次”;

D/F線粗到蝕板後線粗變化小於1.4mil,或有其它特殊要求時(如:板面銅厚要求嚴)需要板面電鍍電流訓示。

為使電鍍生產線高效運行,電鍍一般夾短邊,只有當生產PNL板邊寬度不够時才夾長邊。

11、線路D/F

此流程包含三部分:轆D/F、曝光、沖洗。

1)轆D/F:D/F貼到板面上。

2)曝光:線路菲林貼到了轆了D/F的板面上,然後放到曝光機上紫外燈下曝光。

3)沖洗:未曝光處被沖洗掉。

D/F型號正常:此處“正常”指1.5mil厚的普通D/F。 特殊情况下需使用2mil厚D/F(如鍍銅較厚時)。

連接比特:指線路(TRACE)與焊盤(PAD)之間的連接位置。 此處指連接比特的錫圈(Ring)大小。 連接比特的錫圈大小一般比其它位置要求大(IPC CLASSⅡ:2.0MIL(MIN))

總封孔數:此處的封孔指D/F封孔。 D/F封住的孔成品板上為NPTH.總封孔數指生產PNL上被D/F蓋住的孔的數量。

執漏:此工序檢查和修理D/F工序後出現的問題。

12、圖電

即圖形電鍍(Pattern Plating):D/F工序後,板面的銅分為兩部分:被D/F蓋住和未被D/F蓋住,即板面上已有了線路圖形,囙此,此時的電鍍叫圖形電鍍。 (被D/F蓋住的地方鍍不上)。

圖形電鍍除了鍍銅,還會鍍保護層(鉛錫或鎳金)。

由於只有D/F未蓋住的地方才可以鍍上,囙此,當線路分佈不均勻時,電鍍到板上的銅厚也相應的會不均勻,關比特或線路密集處鍍的較薄,線路稀疏處則較厚(含表面銅厚和孔內銅厚)。

由於以上原因,需要考慮兩點:

1)PTH孔徑預大時需考慮線路分布情况,線路分佈不均勻時,需要抽T,即將線路稀疏處的孔多預大2MIL.例如,關比特內的孔預大4.8MIL,則線路疏處的孔預大6.8MIL.

2)獨立比特加搶電銅皮:若客戶允許加搶電PAD,注意保持搶電PAD到原裝線路40MIL以上(或按客戶要求); 若客戶不允許加搶電PAD,則可加搶電線,注意搶電線要引到生產PNL板邊,且搶電線必須圓滑,不可有尖角。

13、退D/F

圖電後,將板面的D/F退去。

14、鍍孔D/F

當孔內銅厚大於1.2MIL(錫板)或1.0MIL(金板)時,需要專門的鍍孔工序:即將板面用D/F蓋住,只露出PTH處,電鍍時只鍍孔銅,表面不會鍍上銅。

鍍孔菲林:只在PTH處加擋光PAD,板面其餘位置全部透光。

15、蝕板

用蝕刻液將無保護層覆蓋的地方蝕去,只留保護層蓋住的地方,即成品板上需要的銅皮(線路或關比特)。

16、退鉛錫

圖電時鍍的保護層是鉛錫的板,蝕板後需要將鉛錫退去。 此種板統稱錫板(如HAL、ENTEK、F2、沉金、沉錫)

圖電時鍍的保護層是鎳金的板,蝕板後不會將鎳金退去。 此種板統稱金板。 此種板只有FLASH GOLD和BONDING GOLD兩種。

17、1200#磨刷

此處指用1200#磨刷磨板。

磨刷的號數(#)越大,磨刷越細。

過綠油前測試時,要求銅在必須光亮平整,否則E-T會因為PAD面導電不良而不能通過測試,或過AOI時線路面圖形不清晰而導致AOI誤測為不良。

18、重鑽孔

D/F不能封住的NPTH必須重鑽。

從_______ 面鑽:由於重鑽時線路已經做出,重孔的孔必須與線路對位。 除了用重鑽管比特孔定位外,還要注意不能鑽錯面。

19、綠油前測試

為避免報廢,複雜的板或客戶不允許(綠油後)修理的板,需要過綠油前測試。

例如:以下板需綠油前E-T測試:

1)主機板;

2)面積較大,且線路較複雜的板;

3)六層以上多層板;

4)客戶不允許修理的板;

5)白井(SHIRAI)板;

以下板需綠油前過AOI:

1)有環形回路的板;

2)有COB(Clip on board)比特或SMD PAD很小無法種測試針的板;

3)客戶要求不做E-T測試的板;

FIXTURE(積架)測試:即E-T測試。

此種測試方法是:骨測試積架上的針與板上的PAD接觸後通電,檢查板上的線路的開路(OPEN)、短路(SHORT)情况是否與原始設計一致。

E-T測試速度快,但需有測試積架且需要注意

1)拼圖上不要將所有的板都向同一個方向拼,以免板太大而無法測試;

2)有鍍金引線的板不可以測; (因為有鍍金引線時OPEN/SHORT關係與成品板不同);

3)環形線路測不出微SHORT(即環形線路內的短路);

AOI:通過光電掃描,檢查板上的線路是否與原始設計一致。

AOI可以測環形線路,但成本較高。

20、塞孔(PLUG)

指用綠油將VIA孔塞住。 塞孔有兩種方式:

1)鋁片塞孔:在鋁片上鑽孔,將鋁片上的孔與板上的孔對準,從鋁片上的孔漏油到板上的孔內將孔塞住。

若要求將孔封滿封平,VIA孔內不許藏錫珠,還需要在板下墊封孔底板,原因是:為了將孔封滿,需要保證有較多的油進入孔內,但油太多時會從孔內漏出而沾汙板面,為避免此問題,需要在板下加墊底板,底板上在VIA孔對應位置也有鑽孔,從VIA孔內漏出的油流入此孔內, 從而避免了綠油沾汙板面。

2)絲網塞孔

絲網塞孔:印板面綠油時,VIA孔位置不加擋光擋油PAD,直接使VIA孔塞孔。

此種方法簡便快捷,但不能保證所有孔都被封住。

為加快模範製作速度,部分客戶的模範可用絲網塞孔。

3)從____ 面塞孔:一般從有BGA或SMD較多的一面塞孔。

21、綠油

1)綠油型號:除非客戶指定,選定綠油型號需遵循以下原則:

A、保證品質,如:沉金板、沉錫板需使用PSR4000Z26.

B、價格較低:尚洪油、PSR2000 G55價格較低,PSR4000、TAMURA、XV501T4MXLV(啞色油)價格較高。

2)露線,滲油上PAD:

露線:即線路沒有蓋上綠油,此種情況極易引起短路,囙此,露線通常是不允許的。

滲油上PAD:即綠油蓋到PAD面上,此種情況會引起焊接問題(焊不上),一般按如下原則處理:原裝設計滲油上PAD(即綠油窗比線路PAD小)的,照原裝做,即允許滲油上PAD,原裝設計不滲油上PAD(即綠油窗比線路PAD大或與線路PAD等大)的,不允許滲油上PAD,綠油窗與線路PAD等大的, 需按我廠能力修改至不滲油。

至少保持2MIL RING:此處RING指開窗部分孔RING。

3)印油次數與綠油厚度

板面的不同位置綠油厚度是不同的,囙此客戶有綠油厚度要求時,需搞清楚客戶要求的位置。 我廠能力如下:

組織:MIL(MIN)

線角線面關位面

印一次0.2 0.35 0.7-1.0

印二次0.4 0.6 1.4-2.0

4)VIA孔狀態

A、正常開窗;

B、不許入孔,允許有RING;

C、可封可不封;

D、可入孔,不塞孔;

E、塞孔;

F、塞孔且需封滿封平,孔內不許藏錫珠。

注意:E、F兩項,若同時有大於等於0.6mm和小於0.6mm的孔塞孔,則需要鑽兩張鋁片。

22、印碳油、印白字、印蘭膠

此三種流程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先用菲林曬網,再通過絲網向板面印油,再局幹(即烤幹)。

成品碳油PAD間隙:_____ MIL(MIN):碳油是導電的,所以,成品板上的碳油需一定間隙方可保證不短路。 生產菲林上的碳油PAD間隙需比成品間隙大10MIL。 例如:成品最小間隙5MIL,則生產菲林要求有最小15MIL間隙。 通常要求成品最小有3MIL間隙,若生產菲林可以加大間隙,則相應可加成品間隙。

蘭膠封孔鋁片:原理與綠油封孔鋁片相同,適用封孔孔徑範圍:1-2mm。 孔徑小於1mm時,絲網印板面時就可以封住,不需要鋁片,孔徑大於2mm時,用鋁片也封不住,通常建議客戶用TEFLON膠紙巾住孔面。

蘭膠厚度:____ MILS(MIN):蘭膠厚度規定上限和下限,通常上限比下限大12MILS(蘭膠厚度太小時,很難撕去,太大時,不利於裝配時挿件和焊接)。 例如,客戶要求厚度為10MILS(MIN),則MI上注明為:10-22MILS。 若客戶對蘭膠厚度沒有要求,則MI上注明為:8-20MILS。

23、電金指/閘板

由於金手指的有效鍍槽深度為8.5’’,囙此,金手指距生產PNL板邊的距離大於8.5’’時,需要閘板。

金手指尺寸:一個單元上所有金手指的尺寸之和再加上兩個假手指的尺寸。

為節省金,鍍金手指前需要將金手指比特以外的板面用蘭膠紙包住,以防止板面與金手指相連的PAD面也鍍上金。

24、HAL

噴錫有兩種方式,水准和垂直,垂直噴錫簡單,成本較低,但板厚較薄(0.4-1mm)時,容易導致板彎,囙此噴錫時尺寸不能太大(13’’X19’’以下),若生產PNL尺寸較大時,需要預留閘板比特。

紅膠紙寬度:_______ MM:為防止噴錫時金手指沾上錫,噴錫時需要將金手指用紅膠紙包住。 (紅膠紙寬度規格為:6、8、10、12、19、35MM,常用的是10、12MM)

25、V-CUT

V-CUT尺寸:因為只有三種角度的V-CUT刀,V-CUT相應也只有三種角度,分別是:30、45、60度; V-CUT殘留厚度一般為:1/3板厚(FR-4料)或1/2板厚(CEM-3料)。

26、成型

啤板:週邊公差較大,啤模較貴,但速度快,內角可以做尖角。

機鑼:週邊公差小,只需製作鑼帶,但速度慢,內角有圓弧(內角半徑大於等於鑼刀半徑)。

比特釘直徑:詳見“成品圖的製作”。

斜邊:為方便卡板插入卡槽,需要在板邊做斜邊。 斜邊做法類似做手鑼,不同處是:手鑼時鑼刀是垂直於板面,斜邊時鑼刀是與板面呈一定角度,角度大小與斜邊角度相同。

27、E/T

為了表示板已經過E/T,需要在板上做標記,通常有兩種方法;

1)色筆劃板邊:在板的側面用色筆劃一條短線。 此種做法的好處是:將很多板疊在一起後再劃線,速度快。 客戶沒有特別要求時通常選用此方法。

2)在板面蓋E/T印:此種做法需要一塊一塊地在板面蓋印,速度慢。

E/T印可以蓋在專門開的E/T窗內,也可直接蓋在綠油面上。 為方便查看,通常多層板用白色印(多層板的內層是黑色的),單、雙面板用黑色印(單、雙面板的板料是白色或黃色的)。

28、最後全檢(FQC)

成品板做完後的全面檢查。

完成板厚:金板:板料厚度+3MIL

錫板:板料厚度+4MIL

單元報廢數:成品板上允許報廢的單元個數。

29、特殊事項

1)過數孔機:用於檢查是否有VIA孔塞孔。 (部分客戶之板不允許VIA孔塞孔,為了檢查是否有孔被綠油塞住,通過數孔機來數板上未被塞住的VIA孔的個數)

2)阻抗:此點另外安排專門培訓。

八、內層板製作訓示

1、開料

由於壓板廠使用的是自動開料機,開料時每刀切削損失2.4mm(開料時用寬2.4 mm的鋸將大料鋸開),囙此,多層板開料時需考慮此損耗。

2、D/F尺寸

多層板的TARGET孔是壓板後啤出來的,而啤孔時需要對準內層TARGET孔的PATTERN(靶標),囙此,要求將內層TARGET孔的PATTERN做出,這就要求內層D/F時需用D/F將TARGET孔的PATTERN蓋住。 計算方法為:TARGET孔中心距+0.45’’(TARGET孔的PATTERN為0.4’’,0.05’’為D/F的位置偏差)。 若此尺寸大於板的開料尺寸,則選用比此尺寸小0.25’’的D/F.

3。、 過AOI檢查

有/無線路的方法:

1)無線路

A、線粗大於或等於10MIL時(線寬:10MIL≤W≤30MIL);

B、線粗大於7MIL,小於10MIL,在0.5平方英尺面積上,未出現多於3個的5條以上並行線路時;

C、線粗小於或等於7MIL,在0.5平方英尺面積上,未出現多於2個的3條以上並行線路時;

D、完全無線路

2)有線路

A、線粗大於7MIL,小於10MIL,在0.5平方英尺面積上,出現多於3個的5條以上並行線路時;

B、小於或等於7MIL,在0.5平方英尺面積上,出現多於2個的3條以上並行線路。

注:

A、線粗之定義為原始設計線粗,非補償後之工作菲林線粗;

B、線路是指兩兩平行,線距小於8MIL的線路;

 

聯碩電路始終堅持“誠信為本,品質第一”,的原則.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夥伴關係,是我們永恒的目標.

如果您有需要報價,請聯系,Email: sales@lensuo.com 電話:0755-29960881

如果您有工程問題,請聯系,Email: eng@lensuo.com 電話:0755-2996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