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微短路.短路現象的成品板,用普通低壓電腦測板機測試無法保證其不流入客戶手中給客戶投訴。通常線路板廠家都把這一問題推給電
腦測板機供應商,從而推動了高壓電腦測板機的發展。但用高壓測板機同樣無法保證100%的合格率。
有時第一次用低壓測試線路時線路板測試全部OK,第二次再用300V高壓測試測試有短路。第三次又用普通低壓重測,第二次測出的
短路板也同樣測定為短路。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短路點兩線間焊盤點為短路,平均電阻值為6.7歐姆。所以應認定為完全短路而不是微短路
。然後用高倍放大鏡檢查短路現象無法準確檢查出短路點(應該是成品有阻焊油墨的原因)。
從測試過程及其電阻值可以認定為:蝕刻側蝕產生突沿,然後由磨板過程使突沿斷裂下來在導線之間形成橋接,再印上綠油就使其
橋接不是完全短路橋接。這樣第一次測試為低壓自然無法測出橋接短路。第二次為高壓首先測出其是微短路,然後高壓擊穿焊接(因為銅絲
很小所以不需要很大的功率就能做到焊接形成短路。如果測試機廠家能提高其短路測試電流的充許功率就能燒斷橋接點,我們就很難看到這
種現象了)。所以第三次低壓電腦測板機就能測試出短路點了,而且其電阻值只有平均的6.7歐姆。
前面提到300V的高壓測板機也有投訴短路現象,檢查返回的不良短路板看出以第三次測出的不良短路板是一樣原因。因為阻焊(綠
油)絲印時會使撟接銅絲絕緣加重,造成使用高壓電腦測板機也無法測出,而在搬運、裝聯、波峰焊及半成品的測試過程中使其橋接形成短
路。有時我們用低壓測板機測出的這種短路板就用彎曲及拍打有時短路會消失。在還沒有高壓電腦測板機時由於不放心,測好的 ok板再重
測就有短路不良板出現。問題大部份出在蝕刻的側蝕方面及圖形製作方面及阻焊油墨前處理線,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前二項工藝解決難度較
大,主要是在圖形製作時保證線寬和線距,防止部份線路過近,蝕刻時保證側蝕的品質。減少在高壓測試時產生微短路現象。
最簡單及最經濟可行的方法是新購磨板機或改良現有的磨板機,採用搖擺磨刷且採用火山灰拋刷或目數低的尼龍刷、後再用高壓沖
洗,特別是水洗段最好有過濾裝置,防止可造成短路的異物再次污染板面,磨板機可把側蝕形成的銅絲及突沿去除(粘塵機也有一定的去除
作用)。同時新購電腦測試機應選用高壓機,可減少線路板微短路及短路發生。這種短路現象通常出現在單面板及高密度的線路板中。